产品详细介绍
对于耐磨板来说,生产加工中温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整个板材性能,所以一直以来都在研究耐磨钢板等温处理的效果,结果发现不同加热温度下,耐磨板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微观组织、物相及相似结构相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耐磨板等温处理的研究手段包括了很多优异的技术,如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等。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耐磨板中铁素体的相比例会逐渐降低,升高的是贝氏体,而其中残余的奥氏体则会以椭圆状和细条状分布在铁素体晶界及晶内。
当加热温度由完全奥氏体化温度降低到两相区内较高温度时,耐磨板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中铁素体转变区左移。这时只要通过790℃加热保温,可以得到含有铁素体、贝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的多相组织。
当保温温度进一步提高之后,工艺时间会直接影响到耐磨板中铁素体晶粒尺寸、铁素体量以及铁素体基体上的位错密度和沉淀析出量;随着贝氏体区保温时间的延长,耐磨钢板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少,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增多。
当加热温度处在两相区范围内时,随着加热温度的降低,铁素体转变被推迟,奥氏体的含碳量也会有所不同。在相同的拉伸变形阶段,奥氏体转化率的增加速率不同,使得耐磨板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右移。
另外,如果等温时间相同的话,等温温度越高,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越大,耐磨钢板中的铁素体、贝氏体晶界或者相界面1μm以上大颗粒奥氏体发生相变,相应的其性能也会有变化。
经实验证明,沉淀强化的耐磨板在力学性能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屈服强度有大幅度提高。例如,经过沉淀强化处理的耐磨板的屈服强度达到480-8l0MPa,屈强比为0.55-0.56;采用钥、钒、铁复合合金化的耐磨板,弥散强化后的屈强比为0.60-0.65。
同时,沉淀强化耐磨板的硬度和冲击韧度也都有所提高。例如,耐磨板沉淀强化后的硬度为230-300 HBw,冲击韧度为140-180,更重要的是上述指标的提高并不带来塑性的显著下降。
耐磨钢板在1100℃水淬后,先在中温区不同温度保温,后在970℃水淬后的性能。随着中温区保温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钢中碳化物数量增加,沉淀强化效果增强,导致硬度有所提高。
NM360耐磨板的热导率只有碳钢的1/2,即使在900-1000℃高温阶段的热导率也低于碳钢在相同温度的热导率。因此,NM360耐磨板的加热速率,特别是在低温阶段应低于碳钢,以避免铸件内部温度梯度过于陡峭而产生裂纹。
壁厚为40-80mm的铸件在700℃以下的加热速率不应超过100℃/h;壁厚为80-120mm的铸件不应超过75℃/h;壁厚超过120mm的铸件应小于50℃/h。在700℃以上,壁厚小于100mm的铸件可以随炉升温;而壁厚大于100mm的铸件,升温速率不超过100℃/h。
金海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 云南保山精密管行业厂家,生产经验丰富。多年来,我们不断的投入和建设,持续增强我们的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能力,拥有了一支专业技术和市场销售相结合的成熟队伍。
双金属耐磨板和硬化耐磨板是两种很常见的耐磨钢板,双金属耐磨板是指在普通钢板的基板上通过堆焊方法复合高合金耐磨层,结合耐磨层的耐磨性能和基板的承载、变形能力和可焊接性能,耐磨层的硬度一般在HRC52-64之间。
硬化耐磨板则是指低合金钢板在轧制过程中淬火硬化或对低合金钢板进行热处理淬火硬化后的钢板,硬度一般在HB350-500。双金属耐磨板的耐磨层是高合金成分,金相组织中有大量高硬度合金碳化物(HV1600左右)镶嵌在基体上,起抗磨作用的主要的碳化物。耐磨层的实际微观硬度远高于测定的宏观硬度,其强化方式与硬质合金相同。
硬化耐磨板是整体淬火硬化,金相组织中有马氏体使整体硬度得到提高,微观硬度和宏观硬度基本相同。硬质合金和T10,即使淬火后的T12钢和硬质合金的宏观硬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硬质合金的的耐磨性能远高于T12钢,原因是硬质合金中有大量碳化物存在。
硬化耐磨板在高于250℃使用逐渐退火失去硬度,使耐磨性能大大下降。焊接过程也会是焊缝附近的硬度下降;双金属耐磨板的耐磨层是高合金成分,在一定的温度下还有二次硬化的效果,一般能在650℃以下工作。
硬化耐磨板可以采用机械方法打孔,双金属耐磨板无法用机械方法打孔。上述这些便是这两种耐磨板的区别之处,用户要学会合理的运用。